💡 SaaS 定價策略:Tier vs. Usage,誰能撐起你的 ARR 成長曲線?
💡 SaaS 定價策略:Tier vs. Usage,誰能撐起你的 ARR 成長曲線?
產品做得再好,錯誤的定價也會讓成長「慢半拍」。本文以創業者與成長團隊視角,拆解 Tier(階層式) 與 Usage(用量式) 的底層邏輯、盈虧平衡與營運風險,並提供可直接套用的決策流程與混合模型範本。
🧭 綠色超連結索引
為何定價是你的第二產品? Tier 與 Usage 定義與機制 比較表:何時選 Tier/Usage? 單位經濟與盈虧平衡 🔧 混合模型:Tier × Usage 實戰手冊與常見誤區 情境案例與產業差異 FAQ 聯繫我們🎯 為何說「定價是你的第二個產品」?
定價不只是把標籤貼上去,而是以商業模式「設計使用者行為」。正確的定價能讓銷售週期縮短、轉換率上升、現金流更平順;錯誤的定價則會拉長試用期、增加客服成本、並把團隊的研發時間消耗在「不會付錢」的客群上。
📦 Tier(階層式)與 📈 Usage(用量式)的清楚定義
📦 Tier(階層式 Subscription)
以「功能、席次或服務等級」打包,常見為 Free / Basic / Pro / Enterprise。適合需求可預測、價值與功能綁定的產品,例如協作、CRM、專案管理、創作工具等。
- 優點:可預測收入、簡化採購;利於銷售配額與年約談判。
- 缺點:可能出現「閾值焦慮」(升級只為一小功能)、高階層被低價化。
📈 Usage(用量式 Metered)
依 API 呼叫、運算時數、儲存用量、訊息數等計價。適合邊際成本顯著、使用量與價值高度正相關的產品,例如資料處理、LLM 推論、電郵/簡訊發送、影像轉碼等。
- 優點:價值連動、容易進入;高黏著度客戶帶動自然擴張(Net Revenue Expansion)。
- 缺點:收入波動大、預算難編;若沒有上限,客戶會有「帳單驚嚇」。
🧪 比較表:何時選 Tier?何時選 Usage?
面向 | Tier(階層式) | Usage(用量式) |
---|---|---|
價值驅動 | 功能/服務等級 | 實際消耗(API、訊息、運算) |
收入可預測性 | 高(年約、座位數穩定) | 中至低(隨使用波動) |
上手門檻 | 需明確分層與試用引導 | 低,按量付費,易試水溫 |
成本對應 | 固定成本較多,邊際成本低 | 邊際成本高,需精準計量 |
客戶心理 | 安心(固定月費) | 靈活但怕超支 |
適用場景 | 協作、CRM、專案、內容工具 | 通訊、資料處理、AI 推論、媒體轉碼 |
銷售模式 | Sales-led / PLG 皆可 | PLG 友好、企業需上限與合約 |
實務經驗:若你的產品同時具備「協作功能」與「可計量資源」,多半會走向混合模型(如下)。
📐 單位經濟學與盈虧平衡:別讓毛利被用量吃掉
定價再漂亮,若單位經濟不健康,成長越快虧越多。以下三個指標要同時看:
- LTV / CAC ≥ 3:顧客終身價值至少是獲客成本三倍。
- 毛利率:Tier 模式通常毛利較穩;Usage 若計量失準,毛利會被吞噬。
- 回本週期:理想在 6–12 個月內;企業案可放寬但需以年約鎖定。
🛠️ 混合模型:Tier × Usage 的三種常見設計
- Base + Meter:收一個基本月費(確保客服/維運成本),再按用量計費(例如含 1,000 次 API,超出後 $X/次)。
- Credit Wallet:用點數包裝用量,月度或年度補充;利於預算管理與折扣。
- Tiered Usage:不同層級對應不同的用量單價(量越大單價越低),兼顧採購舒適度與擴張空間。
無論採哪一種混合,你都需要三道保險絲:
- 🔔 預警:用量達 70% / 90% 立即通知。
- 🧢 上限:允許客戶設定「硬帽」或「軟帽」(到頂後降速或暫停)。
- 🧾 透明度:儀表板即時顯示預估帳單,避免月底爭議。
📓 成長實戰手冊:從 0→1 到 10→100 的定價演進
🚀 0→1:產品市場探索
- 以 低門檻切入:Free/Basic + 用量上限,快速收集真實使用數據。
- 避免過度細分層級;讓新客簡單做決定。
- 與 5–10 位設計夥伴簽 學習合約(以回饋換折扣),換來可用的價值指標。
📈 1→10:可複製的銷售動線
- 建立 混合模型,把關鍵成本變成可計量項。
- 推出年度方案與席位折扣,拉高預收現金與留存。
- 導入 分層權限與 SSO,提升企業採購可信度。
🏢 10→100:企業級與國際化
- 提供 用量上限與自訂 SLA;以合同條款管理風險。
- 導入 區域化定價(購買力平價)與 合作夥伴價表。
- 以 Usage 折扣矩陣(量、年期、預付)談判大單,避免一刀切。
🔍 情境案例:把抽象原則落到具體決策
🧑💻 AI/資料處理 API
邊際成本與使用量高度相關,首選 Usage 或 Base + Meter。為降低不確定性,提供「估價模擬器」與「月度上限」。
👥 協作與流程工具
價值綁在使用範圍與團隊規模,首選 Tier;可加入「每月自動化執行次數」作為輕量用量項。
📨 通訊平台(Email/SMS/WA)
訊息成本可計量,首選 Usage;用 Credit Wallet 平衡財務與採購便利。
🏨 旅宿/永續數據(Foundersbacker 典型場景)
儀表板/報表以 Tier 打包(角色權限、站點數),資料串流與 API 以 Usage 計量;同時提供 上限與預警,避免旺季爆量爭議。
❓ FAQ:常見三個問題
1)我要不要提供免費層?
若你是 PLG 產品,免費層能放大漏斗頂端;但務必限制關鍵價值(如:協作人數、報表匯出、API 次數)並以清楚的升級理由引導。B2B 企業導入型產品可改為 14–30 天試用。
2)企業客戶常要求「固定月費」,怎麼辦?
採 Base + 帶帽 Usage,在合同中約定每月上限與超量處理(加購或降速)。同時提供年度預付折扣,換取更高可預測性與現金流。
3)如何進行國際化區域定價?
以購買力平價(PPP)做 3–4 檔區域係數,僅在結帳時顯示,避免價格套利;企業方案統一改以報價單處理。
🤝 聯繫我們
🚀 綠色轉型,找對夥伴最重要!方德背客不只幫企業節流,更幫助開源,打造綠色新產品的市場定位與價值。
🌱 我們正在啟動 Angel Syndicate,讓人人都能成為天使投資人,參與全球綠色創新的成長! 想加入?快來聯絡我們!
📩 Arthur Chiang
Email: arthur@foundersbacker.com | Mobile: +886 932 915 239 | Line: @chikangchiang2.0
LinkedIn 電子報:Foundersbacker Newsletter | 官網:www.foundersbacker.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