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gejamin-Hub 如何量化幸福指數:把「好生活」變成看得見的數據

Agejamin-Hub 如何量化幸福指數|循環長壽村的數據方法論

🌱✨ Agejamin-Hub 如何量化幸福指數:把「好生活」變成看得見的數據

在 Agejamin-Hub(樂齡 × 長壽 × 循環設計)的日常營運中,我們不只談療程與設施,更在意「住得開心、活得踏實」是否能被量化、被追蹤,並轉化為商業與社會價值。本文提出一套可操作的「幸福指數」方法論,讓管理者、投資人與住客都能一眼看懂改善幅度與投資報酬。

🌿 指標模型:5B 幸福架構(Biology・Behavior・Belonging・Becoming・Benevolence)

Agejamin-Hub 的「幸福指數」不是單一分數,而是由五大維度組成的綜合評分,我們稱之為 5B 幸福架構

🧬 Biology(生理狀態)

以可穿戴與睡眠儀數據為核心:睡眠效率、深層睡眠比例、心率變異 HRV、靜息心率、呼吸率等,反映身體修復與壓力負載。

🚶 Behavior(行為與習慣)

步數、活動量、參與課程次數、飲食紀律、冥想/呼吸練習頻率,以「可持續的微行為」衡量自我照護落地度。

🤝 Belonging(關係與歸屬)

社群互動、共享餐桌、同儕支持、志工參與等,觀察「我在這裡不是一個人」的具體證據。

📚 Becoming(成長與目標)

學習模組完成度、個人目標追蹤、技能里程碑,對應「我正在變得更好的自己」。

🎁 Benevolence(公益與貢獻)

公益時數、捐助與循環行動、低碳里程兌換,強化「利他」與「意義」帶來的長期幸福感。

5B 的精神是把「日常幸福」拆解成可測的微證據,並讓數據回饋日程安排與服務設計,形成持續優化的閉環。

📊 指標池與量測方式:主觀 × 客觀的雙軌蒐集

我們以 主觀量表(如 WHO-5、生活意義量表)與 客觀數據(感測器與系統紀錄)並行,確保既理解感受,也看見行為與生理。

面向 核心指標(示例) 資料來源 量測頻率 建議目標/門檻
Biology 睡眠效率、HRV、靜息心率、深睡% 、呼吸率 穿戴裝置/床墊睡眠儀 每日 睡眠效率 ≥ 85%;HRV 較入住前提升 ≥ 10%
Behavior 日步數、冥想/呼吸次數、課程簽到、營養遵循率 App 紀錄、課程系統、飲食打卡 每日/每週 7 日平均步數 ≥ 7,500;每週≥2次課程
Belonging 社群活動參與、交友互動、共餐次數、志工配對 社群/活動管理系統 每週/每月 每月≥4次社群活動;互動網絡度提升
Becoming 學習模組完成率、目標追蹤、技能里程碑 學習系統 LMS、目標管理 OKR 每週/每月 月完成率 ≥ 70%;季度達標 ≥ 60%
Benevolence 公益時數、循環行動、低碳里程兌換 志工平台、碳帳本、獎勵系統 每月/每季 每季≥4小時公益;循環任務≥3項
主觀幸福 WHO-5、生活滿意度、當下情緒快照(mood-check) App 問卷提醒 每週/每月 WHO-5 較基線提升 ≥ 15%

備註:各指標會依住客族群與干預方案微調,並留白 20% 空間收納在地化與季節性活動。

🧮 加權公式與範例:把碎片數據變成一個懂人心的分數

幸福指數(HI)以 0–100 分表示,由 5B 與主觀幸福共同組成。範例權重如下(可依專案調整):

構面 權重(%) 說明
Biology25睡眠與身心壓力的即時反映
Behavior20日常可持續的微行為養成
Belonging15社群連結與支持網
Becoming15學習與成長目標
Benevolence10利他與意義感
主觀幸福(WHO-5 等)15自我感受與臨場情緒

簡化計算式:

HI = 0.25×Bio + 0.20×Beh + 0.15×Bel + 0.15×Bcm + 0.10×Ben + 0.15×Sub

每一構面先以 0–100 正規化,再依權重加總。若資料缺漏,系統會以最近可用值與同構面替代指標補值,但會顯示資料信心指標(Data Confidence)。

⚖️ 與主流幸福/健康指數比較:我們多了「可操作」與「在地化」

框架/量表 涵蓋面 優勢 限制 Agejamin-Hub 的整合方式
WHO-5 正向心理福祉(主觀) 簡短、驗證度高 缺客觀行為/生理 作為主觀子分數(Sub)核心
PERMA 正向情緒、投入、人際、意義、成就 理論完整 數據化落地成本高 映射到 Belonging/Becoming/Benevolence
OECD BLI 收入、健康、社會等宏觀 政策比較強 難反映個體日常 提供背景,非個人計分
GNH 文化/環境/治理等 哲學高度 操作複雜 保留精神,簡化在 Benevolence

Agejamin-Hub 的重點是「把哲學與宏觀框架翻成每日可行動的微習慣」,並以感測器與 App 行為佐證,讓幸福能被設計、被驗證、被持續優化。

🗺️ 旅程應用與營運儀表板:從入住當天到離開之後

🏁 入住 0–3 天

建立基線:睡眠兩夜、WHO-5、目標訪談;設定個人化「儀式處方」(Ritual Collection Type)。

🔄 逗留期間

日常打卡:呼吸/冥想、步數、課程;社群參與;每週小檢視與微調處方。

🎯 離開與跟進

出村總結報告:HI 變化、建議持續方案;30/90 天遠端追蹤與社群陪伴。

📺 營運儀表板(給管理者/夥伴)

  • 即時 HI 趨勢(依房型/方案/教練群)
  • 關鍵驅動因子(如睡眠改善對 HI 的貢獻 %)
  • 社群熱點圖(活動 × 參與 × 回訪率)
  • 健康安全與隱私告警(資料異常、同意狀態)

💡 商業影響與 ROI:幸福分數,如何變成營收與口碑

KPI 與 HI 的典型關聯 應用範例
回訪率 HI 提升每 +10 分 → 回訪率 +5–12% 針對 HI 高成長客戶推「升等長住」
平均入住天數(LOS) Belonging 高分群 → LOS 延長 強化社群儀式與共餐,拉長停留
轉介紹率 Benevolence/Becoming 高分群 → 分享意願上升 「貢獻徽章」兌換邀請碼
醫療/保健支出 Bio 改善群 → 自述不適與求醫次數下降 與保險/雇主合作,制定獎勵方案

在合規前提下,這些關聯可形成與保險、企業福祉與醫療夥伴的合作產品,創造跨邊際收益。

🛠️ 導入路線圖:90/180/365 天就緒藍圖

⏱️ 0–90 天

  • 確立 5B 指標池與問卷節奏
  • 穿戴/睡眠儀整合(最低可行版本)
  • 建立 HI v1 儀表板與資料信心度標記

🔧 90–180 天

  • 引入社群/學習系統資料;完成權重校正
  • 上線「個人化儀式處方」與 A/B 測試
  • 產出第一版 HI × KPI 關聯報告

🚀 180–365 天

  • 與保險/企業福祉夥伴共創方案
  • 引入碳帳本與循環行動(Benevolence 強化)
  • 年度白皮書與投資人 ESG 附錄

🧩 偏誤與倫理:讓幸福量測更公正、更有人味

  • 資料同意與最小化:只蒐集達成目標所需的最少資料,並提供「一鍵停用」。
  • 裝置偏誤:不同穿戴器型號差異,需以基線與相對變化為主,不以絕對值競賽。
  • 文化在地化:保留 20% 地方與族群特色指標,避免單一文化定義幸福。
  • 心理安全:分數只用於自我成長與服務優化,不做羞辱式競賽。

❓ FAQ:常見三問

🧠 Q1:幸福這麼主觀,為何要量化?

因為量化可以看見趨勢、驗證方法、提高一致性。Agejamin-Hub 的設計保留主觀量表,同時用行為與生理作佐證,讓「感覺更好」成為「證據更足」。

📱 Q2:如果我不想戴穿戴裝置,還能參與嗎?

可以。你可以選擇「問卷 + 輕行為打卡」的低干擾模式。系統會顯示資料信心程度,但不會影響你獲得教練與社群支持。

📈 Q3:HI 會影響價格或服務資格嗎?

不會。HI 只用來幫你變得更好,與方案匹配與優化有關;若需用於研究或合作,我們會再次徵求明確同意,並以匿名/去識別作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海洋友善指甲油: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

♻️🌊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推動海洋友善旅遊

🐾🌊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