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年垃圾量:揭示台灣垃圾問題與解決之道

台灣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嶼,垃圾處理問題因人口集中與資源有限而愈發嚴重。根據環保署最新統計,台灣的垃圾總量在近幾年不斷增加,2022年更創下1123萬噸的新高紀錄。這篇文章將從統計數據出發,分析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並探討可能的改善策略,助力台灣邁向更綠色的未來。


---

台灣垃圾量統計與問題現狀

一般廢棄物總量:逐年攀升

根據環保署資料,台灣一般廢棄物的產生量在2021年正式突破千萬噸,達到1006萬2344噸;2022年更增加至1123萬8654噸。其中:

一般垃圾量佔總量的38.8%。

資源垃圾量佔56.3%。

廚餘量則約佔4.8%。


每人每日垃圾量的定義與現況

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約為1.1公斤,全年計約880萬公噸。

每人每年垃圾量:2022年平均每人產生428.5公斤垃圾與20.6公斤廚餘,顯示國人垃圾量逐年上升的趨勢。


六都垃圾產生量的比較

六都作為台灣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垃圾產生量占全國的大部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與消費模式改變,使得生活垃圾量逐漸攀升,尤其在台北、新北及台中等人口密集區域。


---

台灣垃圾構成:數據分析與趨勢

不同垃圾類型的比較

以下是台灣近三年主要垃圾類型的數據變化:

一般垃圾量:逐年上升,2020年為990萬噸,2021年增至1006萬噸,2022年達1123萬噸。

資源垃圾量:占比穩定,但回收率仍有提升空間。

廚餘量:平均每人每年產生20.6公斤,顯示飲食消費後的廢棄物問題值得關注。


數據摘要

2020年:全國垃圾總量986.9萬噸,平均每人產生417公斤垃圾、22.2公斤廚餘。

2021年:全國垃圾總量1006萬噸,平均每人產生428.5公斤垃圾、20.6公斤廚餘。

2022年:垃圾總量突破1123萬噸,廚餘量維持穩定,資源回收有微幅增長。



---

解決垃圾問題的可能對策

1. 提升資源回收率

根據統計,台灣的資源回收率約為56.3%,雖優於全球平均值,但仍有提升空間。推動垃圾分類教育,鼓勵企業與民眾參與資源回收,將成為未來的重點。

2. 減少廚餘產生

平均每人每年產生20.6公斤廚餘,對於資源浪費與垃圾處理造成負擔。通過推廣「惜食文化」、加強食品再利用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廚餘量。

3. 鼓勵企業加入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減少垃圾的長期解方。企業應尋求綠色升級,研發環保產品,並將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納入企業責任。


---

台灣垃圾數據列點分析

2020年數據:

總垃圾量:986.9萬噸

平均每人每年垃圾量:417公斤

廚餘量:22.2公斤


2021年數據:

總垃圾量:1006萬噸

平均每人每年垃圾量:428.5公斤

廚餘量:20.6公斤


2022年數據:

總垃圾量:1123萬噸

平均每人每年垃圾量:428.5公斤

廚餘量:20.6公斤




---

結語與行動呼籲

垃圾問題是每個台灣居民的責任。從日常生活中減少廢棄物、支持資源回收到推動循環經濟,這些都將成為改善垃圾問題的關鍵。同時,企業在此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綠色升級請找方德背客,不只幫你節流,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開源,找到綠色新產品的定位與價值。

Arthur Chiang
Email: arthur@foundersbacker.com
Mobile: +886 932 915 239
Line: chikangchiang2.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推動海洋友善旅遊

🌊✨ 海洋友善指甲油: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

🐾🌊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