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循環聯盟:攜手產官學研,打造永續新藍圖

隨著全球環境意識高漲,紡織產業共創循環技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台灣紡織循環聯盟在推動紡織循環經濟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此聯盟的成立,旨在串聯紡織品循環上、中、下游產業鏈,透過產官學研的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循環經濟模式,開創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綠色新契機。

目前聯盟已吸納了來自紡織製造業、品牌服飾業、百貨零售業、二手商、舊衣回收業、再生產品製造商、政府單位、學術單位與非政府組織等66個單位。這些成員藉由聯盟提供的溝通平台,積極交流最新資訊,互相媒合資源,合力實現綠色轉型。


---

紡織循環聯盟的六大目標

聯盟成員的合作以六大目標為核心,透過多層面的策略實踐,推動全產業鏈的綠色升級:

1. 推動綠色設計:強調材質單一化與再生料應用,讓紡織品具備易維修、易拆解、回收再利用的特性。


2. 發展循環採購:提倡選用具環保標章與符合循環標準的紡織材料。


3. 推廣永續消費:藉由教育與品牌行銷,讓消費者養成綠色消費習慣。


4. 加強廢棄物回收:整合國內回收商與技術平台,提升廢料再利用率。


5. 推動國際合作:參與全球循環經濟平台,交流最佳實踐經驗。


6. 促進政策整合:與政府機構合作,完善循環政策與補貼措施。




---

紡織產業循環鏈的多元成員角色

以下列出紡織聯盟中各成員的角色與合作分工,全面涵蓋上、中、下游產業鏈:

上游產業:原料生產商與紡織製造業者負責開發環保新材質,推動再生纖維應用。

中游產業:品牌服飾業與百貨業承擔綠色設計與市場推廣責任,將環保理念融入產品開發與銷售中。

下游產業:回收處理業者與再生產品製造商致力於回收舊衣、紡織廢料,進行再加工或轉化為可用資源。



---

聯盟中的成功案例與推動成果

1. 遠東SOGO:聯盟成立初期便加入,推動綠色商品專區,提升永續產品的曝光與銷售。


2. 新光紡織:透過材料單一化設計,成功推出一系列易回收的服飾產品。


3. 迪卡儂:結合品牌實力,將環保紡織技術導入其全球供應鏈,帶動國際影響力。




---

聯盟未來挑戰與願景

雖然紡織循環聯盟已初步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但面對國際競爭、技術突破及政策落實仍有挑戰。未來,聯盟將著重於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技術升級與研發:持續投入資源於創新材料與回收技術的研發,以提高產業競爭力。

國際市場拓展:透過參與國際循環經濟展覽及合作計畫,將台灣的成功經驗輸出至國際市場。

政策引導與激勵:強化與政府合作,確保政策扶持到位,尤其是環境部所推動的資源循環促進費法案,為成員提供財務補貼,進一步降低綠色轉型成本。



---

紡織循環經濟的產業鏈整合比較

綠色設計:

參與角色:品牌服飾業、紡織製造業

目標:提升產品壽命、優化回收可行性


循環採購:

參與角色:百貨零售業、政府機構

目標:確保供應鏈中的材料均符合環保標準


回收與再利用:

參與角色:回收商、再生產品製造業

目標:提升廢料再加工效率,減少廢棄物產生


國際交流:

參與角色:產官學研、國際合作單位

目標:學習國際循環模式並導入本地產業




---

結語:攜手創新,共創永續未來

台灣紡織循環聯盟不僅是產業間的合作平台,更是推動台灣循環紡織聯盟邁向國際的重要力量。在成員的積極參與下,聯盟正逐步實現綠色設計、循環採購與永續消費等目標,為紡織業開啟新的篇章。

綠色升級,請找方德背客。不只幫你節流,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開源,找到綠色新產品的定位與價值。

Arthur Chiang

Email: arthur@foundersbacker.com
Mobile: +886 932 915 239
Line: chikangchiang2.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推動海洋友善旅遊

🌊✨ 海洋友善指甲油: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

🐾🌊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