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得碳權:全面了解台灣碳權交易與申請流程

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發展的潮流下,碳權已成為實現環境與經濟目標的核心工具之一。對台灣企業來說,無論是出於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考量,還是供應鏈壓力與國際市場需求,取得碳權已成為重要議題。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碳權的定義、如何在台灣取得碳權,以及國內外的碳權交易現況,為有意參與的企業提供明確指引。


---

一、什麼是碳權?

碳權(Carbon Credit)是國際間用以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市場機制。它以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為計量單位,允許持有者合法排放一定數量的溫室氣體。碳權的來源分為兩類:

1. 強制性碳權:
政府通過「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核發的碳排放配額。這類碳權主要針對特定行業的高排放企業,企業可在排放限額內進行交易。


2. 自願性碳權:
企業自發參與減碳計畫(如再生能源建設、造林碳匯),經過國內或國際認證機構審核後,獲得碳權。




---

二、台灣如何取得碳權?

在台灣,企業取得碳權的主要途徑包括環保署碳權申請及參與碳權交易。以下為詳細步驟說明:

1. 申請自願性碳權

根據環保署的規定,企業需完成以下五個步驟:

選擇方法學: 根據環保署公佈的143項自願減量方法學,選擇符合項目類型的減碳方法,例如「造林與植林」或「綠能建設」。

提交計畫書: 將專案計畫內容提交環保署,並附上減碳目標與預期成果。

選擇查驗機構: 聘請環保署認可的第三方查驗機構對計畫進行審核。

執行減碳專案: 按照計畫內容實施減碳措施,並記錄相關數據。

核發碳權: 經過查驗與環保署審核後,核發相應的碳權證書。


2. 參與碳權交易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於2023年正式成立,企業可在此平台進行碳權購買或交易: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僅限本國法人參與,交易內容透明公開。

國內企業可根據自身排放量需求,向平台購買碳權進行抵換。


3. 國際碳權認證

除了本地交易外,台灣企業也可參與國際碳權市場,例如申請以下機構的認證:

Verra 碳驗證標準(VCS): 包括森林碳權、再生能源等多種認證類型。

黃金標準(GS): 強調高品質碳權專案。

美國氣候行動儲備(ACR): 提供多樣化的減碳認證服務。



---

三、台灣碳權交易的現況與挑戰

1.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

2023年8月,台灣碳權交易平台正式揭牌成立,標誌著國內碳權交易的規範化與透明化。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交易,首批交易額達2400萬新台幣。

2. 碳權價格波動

碳權的價格因供需波動而有所不同。例如,國內交易價格通常低於國際市場,但隨著台灣對減碳政策的推進,價格預期將逐步上升。

3. 碳權概念股的投資機會

台灣碳權交易的啟動也帶動了相關概念股的成長,例如:

現觀科(6906): 專注於碳盤查與減碳技術。

倍力(6874): 提供碳排放解決方案。

叡揚(6752): 以軟體設計與能源管理見長。



---

四、台灣碳權認證的未來發展

為了提升碳權交易效率,台灣環保署計劃進一步優化碳權申請流程,包括:

1. 整合減量方法學,簡化申請步驟。


2. 推動中小企業參與碳權交易,降低參與門檻。


3. 擴大國際合作,引入更多高品質國際碳權認證標準。



此外,隨著台灣積極推動淨零碳排政策,預計更多產業將納入碳排放管制範疇,進一步提高碳權需求。


---

五、碳權申請與交易的比較(列點說明)

強制性碳權:

適用對象:高排放行業

核發來源:政府

申請流程:依據政府規定申請配額

優點:可用於法定抵換

挑戰:需面對逐年縮減的配額


自願性碳權:

適用對象:所有企業

核發來源:國內外認證機構

申請流程:提交減碳計畫書並完成查驗

優點:靈活性高,可參與國際交易

挑戰:需支付認證與執行成本




---

六、企業參與碳權的建議

為了在碳權交易市場中取得先機,企業應採取以下策略:

1. 早期佈局: 儘早申請碳權,降低未來碳排放成本。


2. 選擇合適的專案: 根據行業特性,選擇最能彰顯減碳成果的專案類型。


3. 關注碳權概念股: 投資相關公司,為企業增值創造額外收益。




---

結語與行動呼籲:
碳權是企業應對氣候變遷、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不論是通過減量計畫取得碳權,還是參與碳權交易平台,都需要企業及早行動,掌握政策與市場趨勢。

綠色升級請找方德背客,不只幫你節流,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開源,找到綠色新產品的定位與價值。

Arthur Chiang
Email: arthur@foundersbacker.com
Mobile: +886 932 915 239
Line: chikangchiang2.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推動海洋友善旅遊

🌊✨ 海洋友善指甲油: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

🐾🌊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