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發展趨勢與未來展望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加劇,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能源政策的重要方向。在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及其他研究機構的預測中,未來的能源轉型將以再生能源為核心。本文將分析全球再生能源發展趨勢、台灣再生能源政策與目標,並探討再生能源技術與市場的未來走向。


---

全球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1. 政策驅動與市場成長 根據IEA《2023年再生能源報告》,全球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占比已於2022年達到30%。隨著政策推動及技術成本下降,預計至2027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增加60%,占全球電力輸出38.1%,超越燃煤成為最大的發電來源。


2. 主要能源類型的進展

太陽能:受惠於供應鏈多元化,全球太陽能發展迅速。2030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預計達到目前的3倍。

風能:風能,特別是離岸風電,因其高效能和穩定性,將在未來五年內大幅增長。

儲能系統:儲能技術與再生能源結合,成為穩定綠電供應的關鍵。



3. 地區性投資差異 全球再生能源投資仍集中在中國,占比達55%。歐洲與亞太地區(不含中國和印度)則分別占11.3%與10.8%。




---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與政策

台灣政府自2016年啟動能源轉型,以「減煤、增氣、非核、展綠」為核心策略,並設定於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

1. 風電與太陽能為主力 台灣因地理環境適合發展離岸風電及太陽能光電,政府積極推動大型風場與光電計畫。例如,台灣海峽西岸具備穩定風速與廣闊海床,是離岸風電的最佳選址。


2. 政策支持與經濟誘因

吸引投資的收購價格(躉購費率):台灣提供有吸引力的再生能源收購價格,簡單來說,政府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電力,這讓投資者更有信心投入這些項目。

產業鏈技術發展:政府也積極幫助本地產業發展再生能源技術,像是製造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設備,讓台灣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3. 再生能源比例現狀 截至2023年底,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為9.5%。雖然尚未達成目標,但裝置容量快速增長,顯示政策成效初步顯現。




---

能源轉型的重要性與挑戰

能源轉型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的定義,能源轉型是以低碳或零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過程,目標在2050年前建立零碳系統。然而,在實現過程中,全球與台灣皆面臨以下挑戰:

1. 技術瓶頸 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性對儲能系統需求提高,儲能技術的成本與效能仍需進一步突破。


2. 市場調適 全球能源價格波動與俄烏戰爭影響,導致部分地區暫時重回煤炭能源,對再生能源市場穩定性造成衝擊。


3. 社會接受度 部分地區的能源轉型計畫可能對地區生態、文化與經濟造成影響,需在政策制定中平衡發展與保護。




---

未來再生能源趨勢

展望未來,以下趨勢將主導再生能源發展:

新能源技術突破:包括氫能應用、智慧電網與儲能技術升級。

區域合作加強:亞太地區將成為能源轉型的新興市場中心。

多元化供應鏈:減少依賴單一市場,確保能源安全。



---

再生能源發展比較

以下整理台灣與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數據與策略:

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22年達30%,預計2027年達38.1%。

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23年為9.5%,目標2025年達20%。

主要能源類型:

全球:太陽能、風能與氫能。

台灣:離岸風電、太陽能光電。


政策支持:

全球:碳稅與綠能補貼。

台灣:吸引投資的收購價格與支持本地技術發展。




---

結語與行動建議

再生能源的快速成長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提供了重要契機。然而,台灣需加速政策落實,解決技術與市場挑戰,實現更高效的能源轉型目標。

綠色升級請找方德背客,不只幫你節流,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開源,找到綠色新產品的定位與價值。

Arthur Chiang
Email: arthur@foundersbacker.com
Mobile: +886 932 915 239
Line: chikangchiang2.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推動海洋友善旅遊

🌊✨ 海洋友善指甲油: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

🐾🌊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