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步道上的雙語課堂:生態走讀專案設計》

《自然步道上的雙語課堂:生態走讀專案設計》

🌿📚 《自然步道上的雙語課堂:生態走讀專案設計》

關鍵字:自然教育、雙語課程、戶外學習、PBL、探究實作、ESG 素養、環境識讀

🌱 為何把教室搬到步道上

自然步道同時提供具體可觀察的生態現象與真實語境,是推動跨學科探究雙語沉浸的理想場域。學生在鳥鳴、樹影與溪流旁使用英語/中文進行任務導向溝通,可把抽象詞彙(如 biodiversity、canopy、microhabitat)和身體感受綁定,形成更穩固的記憶痕跡。對教師而言,步道是一座「活教材庫」,讓STEM、語文與公民素養在同一條路徑上串接。

🎯 學習目標與課綱對齊

  • 語言:能以任務語塊描述路徑、天氣、物種與人際互動(例:Could we take the boardwalk to avoid muddy areas?)。
  • 科學:辨識基本棲地要素、閱讀步道圖例、以簡單資料表紀錄生物出現頻率。
  • 素養:培養風險判斷、團隊分工與公民參與(步道公約、垃圾帶走)。
  • 產出:完成「生態走讀圖鑑頁」與「雙語步道導覽短片」。

🧭 場域選址與可近性評估

選址的核心不只風景,而是學習便利性與安全性。建議優先選擇有指標、設施完善且交通可達的步道,並檢核:坡度與路況、通訊訊號、最近的醫療資源、雨備動線與廁所配置。與管理單位確認入園規範與解說資源,建立緊急聯絡窗口。

🗺️ 路線分站與任務卡設計

將步道切成 4–6 個「學習站」,每站 10–15 分鐘,交替安排觀察、測量、口說與繪製活動:

  1. 樹冠站:測量樹徑、估算樹高,學習 canopy、understory、leaf litter。
  2. 溪畔站:觀察底質與水生昆蟲,記錄流速與水色詞彙。
  3. 邊坡站:辨識入侵種與原生種,討論控制策略與倫理。
  4. 觀景站:方位詞練習與地形判讀,完成英中雙語地標標示。

🗣️ 雙語模組與語塊句型

將語言教學拆成「任務語塊」與「學科詞彙」兩層:

  • 任務語塊:Let’s split into two teams. / Keep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trail. / Any signs of animal tracks?
  • 學科詞彙:microhabitat、detritivore、humidity、trailhead、boardwalk、gradient。

句型支架示例:I notice… because…Compared to Station 1, …We hypothesize…。鼓勵學生用雙語完成觀察句,逐步過渡到以英語主述、中文補充。

⏱️ 一日/四週流程腳本

一日版 集合與規則 → 熱身語塊練習 → 四站輪轉任務 → 午間分享 → 產出圖鑑頁 → 回饋與安全檢核。

四週版 週一:語言/安全前導與路線模擬;週二:步道任務與紀錄;週三:資料彙整與英文口說教練;週四:導覽短片剪輯與公開發表。

📝 評量框架與學習證據

  • 過程性:任務卡完成度、雙語口說參與、協作觀察紀錄。
  • 結果性:雙語圖鑑頁(照片、手繪、文字敘述)、2–3 分鐘導覽短片。
  • 自評與互評:以「我如何讓團隊更安全/更有效率」為主軸撰寫反思。

🦺 風險控管與家長溝通

行前提供「家長告知單+裝備建議」,說明保險範圍、緊急匯集合點與氣候應變。隨隊配置帶隊、壓隊與醫護三角色;建立「三人同行」與「可視距離」原則;氣象預判達門檻即啟動雨備方案與替代課程。

🧰 教師裝備與學生裝備清單

教師 無線對講、簡易醫療包、防滑膠帶、備用雨衣、充電行動電源、緊急聯絡卡。

學生 防滑鞋、遮陽/防雨、個人水壺、筆記板與鉛筆、夾鏈袋收納任務卡。

🤝 社區與保育單位協作

與在地解說員、保育團體與步道志工合作,共備教材與生物名錄;以「走讀換服務」模式參與步道維護或外來種清除,將學習轉化為公共行動。期末可辦理「小小導覽員日」,邀請家長與社區共學。

📊 室內 vs. 步道雙語課比較表

面向 室內雙語課 步道雙語課(生態走讀)
語境 模擬情境、圖片與影片 真實環境刺激(聲、光、味、觸)、高沉浸語境
跨學科 分科教學、整合需另行設計 自然即教材,STEM×語文×公民即時整合
學習動機 依師生互動強度而變 任務導向、身體參與高,回饋即時
風險 低;環境可控 需完善SOP與雨備,管理成本較高
產出 書面作業、簡報 圖鑑頁、導覽短片、社區服務紀錄

💡 FAQ 常見問答

1)遇到下雨怎麼辦?

採「雨備不棄課」原則:改至遊客中心/校內進行標本觀察、影像資料標註與口說演練;晴日再補上實地任務。

2)英語程度差異很大,如何兼顧?

以「語塊+手勢+圖示」降低門檻,分組給不同語言腳本;要求所有組員都能用雙語完成至少三句觀察句。

3)沒有昂貴設備,能否開課?

可以。任務卡、筆記板與手機即可;量測可用簡易捲尺與自製角度器。重點在任務設計與安全管理。

🚀 行動起來:把綠色素養與雙語學習走進生活

綠色學習不是口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踏出與觀察。若你想把生態走讀導入校園或企業志工日,我們很樂意共創。

綠色轉型夥伴計畫:

🚀 綠色轉型,找對夥伴最重要!方德背客不只幫企業節流,更幫助開源,打造綠色新產品的市場定位與價值。
🌱 我們正在啟動 Angel Syndicate,讓人人都能成為天使投資人,參與全球綠色創新的成長! 想加入?快來聯絡我們!

📇 聯絡資訊彙整:

版權所有 © Foundersbacker | Empowering corporations to embrace circular innovation by partnering with leading founders we Back.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海洋友善指甲油: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

♻️🌊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推動海洋友善旅遊

🐾🌊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