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峇里島禁塑政策最新動態:旅行、餐飲與品牌如何在 2025 之後合規升級?
政策快訊
旅宿/餐飲合規
循環材料
🌊🌱 峇里島禁塑政策最新動態:旅行、餐飲與品牌如何在 2025 之後合規升級?
本文彙整峇里島省級禁塑規範、印尼全國 EPR(生產者延伸責任)路線圖與 2025 年後的新趨勢,並給出實務合規清單與材料替代建議,協助旅宿、餐飲、活動與供應鏈品牌快速上手。關鍵政策條文以官方來源與權威整理為準,並於文末列出參考資料。
🧭 峇里島禁塑基準線:從 2018 省級禁令說起
峇里島在 2018 年由省政府發布「第 97 號省長規定(Peraturan Gubernur Bali No. 97/2018)」限制一次性塑膠(包含塑膠袋、塑膠吸管與保麗龍),並於 2019 年起擴大落地執行,涵蓋現代通路與傳統市場。此舉使峇里島成為印尼率先全面行動的省份之一,亦獲最高法院判決確認地方政府得以頒行禁塑規範。
參考:省府公報與法規庫、政策影響評估與新聞整理。:contentReference[oaicite:0]{index=0}
- 範圍:一次性塑膠袋、吸管、保麗龍(Styrofoam)。:contentReference[oaicite:1]{index=1}
- 適用對象:連鎖超市、便利商店、購物中心與傳統市場攤商。:contentReference[oaicite:2]{index=2}
- 執行時間軸:2018 頒布、2019 年起全面實施並持續強化宣導與稽查。:contentReference[oaicite:3]{index=3}
📅 2025 後的新動向:小容量瓶裝水與垃圾處置管制加嚴
近年針對「一次性包裝」的政策焦點由「購物袋與餐飲器具」進一步延伸到「飲品包裝」。2025 年間,地方與倡議單位提出針對小容量瓶裝水(1 公升以下含杯裝)之生產、販售或供應的加嚴構想與方案,作為減塑治理的新抓手,理由包括「河川熱點品牌稽核」顯示小包裝飲品的高滲透與高遺棄率。:contentReference[oaicite:4]{index=4}
同時,印尼中央在 2025 年加速清理露天掩埋與不合規垃圾掩埋場,要求地方關閉大量場址並對不作為之官員祭出刑責威脅。雖非「禁塑」本身,但對旅宿、餐飲與活動業的廢棄物管理與稽查風險有直接影響:產出端若分類不實或委外處理不合規,企業聲譽與合規成本將同步上升。:contentReference[oaicite:5]{index=5}
⚖️ 峇里 vs. 全印尼 vs. 城市層級:政策落差一次看懂
層級 / 主體 | 核心規範 | 關鍵品項 | 時程/里程碑 | 對企業實務影響 |
---|---|---|---|---|
峇里省(省長規定 97/2018) | 限制一次性塑膠使用;地方得據此稽查通路與攤商 | 塑膠袋、吸管、保麗龍 | 2019 年起全面執行,持續宣導與執法 | 需全面改採替代材;採購、庫存與教育訓練須到位。:contentReference[oaicite:6]{index=6} |
全國 EPR(環林部令 P.75/2019) | 要求生產者提出減量路線圖(再設計、再利用、回收) | 難回收或難再利用之包裝(如 PVC/PS、專用吸管、購物袋、小包裝等) | 分階段至 2030 年前逐步淘汰或標識與回收機制完備 | 品牌需揭露績效、推動回收與再生材;供應鏈須合規驗證。:contentReference[oaicite:7]{index=7} |
城市層級(如登巴薩市) | 強化零售端禁塑;擴及傳統市場與部分活動場域 | 塑膠袋等一次性用品 | 2019 年起配合省級規定執行 | 旅宿/餐飲前台最直接;違規易被民眾檢舉與媒體關注。:contentReference[oaicite:8]{index=8} |
最新趨勢(2025 擬議/倡議) | 對小容量瓶裝水(≤1 公升含杯裝)提出更嚴格的限制與替代 | 瓶裝水、半公升瓶與杯裝水 | 2025 年後陸續由地方與景點區域試辦/研議 | 活動與旅宿需導入補水站、可重複水瓶與集中清潔規範。:contentReference[oaicite:9]{index=9} |
🧪 材料與替代方案:別讓「看似環保」踩到合規紅線
在禁塑情境下,材料替代常見三大盲點:第一,標示「可分解」但缺乏當地實際堆肥或回收體系;第二,紙類覆膜造成回收難度與成本上升;第三,竹木類未經衛生與溯源管理,導致一次性丟棄與衛生疑慮。
🍃 推薦做法
- 優先「重複使用」系統(可重複杯、餐盒、房客玻璃水瓶)並建立回收清潔 SOP。
- 選用單一材質、可被當地回收體系處理之包材(如無覆膜紙或可回收 PET)。
- 與合格回收商簽定 收受證明/處理憑證,避免稽查風險外溢。
🚫 避免坑洞
- 僅以「生物可分解」行銷而無處理端驗證。
- 用 PLA 等材質混雜一般回收流,反造成汙染。
- 紙吸管/餐具覆膜或膠黏過多,導致實務上不可回收。
延伸脈絡:印尼 EPR 規範逐步對「難回收」「多材料小包裝」設定淘汰與標示要求,品牌應提前以再設計與回收機制回應。:contentReference[oaicite:10]{index=10}
🧰 合規清單:旅宿 / 餐飲 / 活動主辦一次搞定
- 盤點一次性用品:塑膠袋、吸管、保麗龍、杯碗盤、瓶裝水與備品(刮鬍刀、牙刷等)。
- 替代方案切換與測試:重複使用為優先;必要時採單一材質可回收品。
- 前台溝通:櫃台、菜單、房內卡片與活動現場以圖文提醒自備水瓶與押金制度。
- 補水站設置:至少於公共區域、健身/SPA/泳池與活動入口,標明水質來源與清洗週期。
- 供應鏈合約:要求供應商提供材質、可回收性與合法處置之證明文件。
- 廢棄物流向留痕:與合格業者簽收、拍照存檔,保留憑證以因應稽查與 ESG 審核。
- KPI 與月報:以重量/單次入住/每場活動計算減塑績效,納入 EPR 路線圖報告。:contentReference[oaicite:11]{index=11}
提醒:2025 年中央對垃圾處置與場站合規加嚴,委外單位若不合規,品牌端亦可能遭波及。:contentReference[oaicite:12]{index=12}
🏷️ 供應鏈與品牌 EPR 策略:把合規變成生意成長引擎
全國層級的 P.75/2019 要求生產者提出減量路線圖,涵蓋再設計、再利用與回收。建議以「三層架構」啟動:
- 產品層:優先淘汰難回收材(如 PVC、PS 與覆膜小包裝),建立可回收標示與回收合作。:contentReference[oaicite:13]{index=13}
- 系統層:導入回收逆物流與押金制,與旅宿/活動場館共建補水站與可重複容器系統。
- 品牌層:公開目標與成果,對接旅遊平台與企業採購之 ESG 審核,提升議價與轉換率。:contentReference[oaicite:14]{index=14}
法理基礎:印尼最高法院先例支持地方禁塑自治,降低政策回頭風風險,有利企業提前投資長期方案。:contentReference[oaicite:15]{index=15}
🧭 實務路線圖:90 天導入時間表(範例)
- 第 0–30 天:盤點一次性用品、簽訂供應鏈合約、建立清潔與押金 SOP、設置補水站試點。
- 第 31–60 天:全場替換與員工訓練、前台與房內指引上線、與回收商串接留痕。
- 第 61–90 天:KPI 追蹤、EPR 路線圖草案對外揭露、啟動旅客/顧客參與獎勵(點數或折抵)。
📌 風險與機會:哪些是「高風險場景」?
- 大型活動(音樂節、婚禮、企業年會)大量使用杯裝水或半公升瓶裝水的情境。:contentReference[oaicite:16]{index=16}
- 海灘與河谷景點周邊商販:易被 NGO 與媒體以公民監督方式抽查與曝光。:contentReference[oaicite:17]{index=17}
- 採購端仍大量購買覆膜紙餐具與 PLA,但無實際堆肥/回收去化能力的情境。:contentReference[oaicite:18]{index=18}
📚 參考資料
- 峇里省第 97/2018 號省長規定與法規庫、政策影響與媒體報導彙整。:contentReference[oaicite:19]{index=19}
- 印尼環林部令 P.75/2019(EPR)與實施進度、指南。:contentReference[oaicite:20]{index=20}
- 2025 年垃圾處置與場站合規加嚴新聞。:contentReference[oaicite:21]{index=21}
- 2025 年針對小容量瓶裝水之地方倡議/規劃與觀察。:contentReference[oaicite:22]{index=22}
- 最高法院判決肯認地方禁塑權限之倡議組織資料。:contentReference[oaicite:23]{index=23}
- 政策背景評論與學術研究。:contentReference[oaicite:24]{index=24}
❓ 常見問答(FAQ)
1) 我只賣外帶飲品,使用紙杯+薄膜蓋可行嗎?
不建議一刀切換紙材覆膜解決,因覆膜常使回收成本攀升且當地回收端未必收受。優先導入可重複杯與押金制,或單一材質可回收設計,並保留處理憑證。
2) 旅宿是否必須全面撤除瓶裝水?
目前省級禁令核心仍在袋/吸管/保麗龍,但 2025 年後小容量瓶裝水正成為治理焦點。建議以玻璃瓶回充或濾淨補水站為主,降低政策變動風險與清潔成本。:contentReference[oaicite:25]{index=25}
3) 品牌要如何回應 P.75/2019 的 EPR 要求?
三步驟:盤點包裝(識別難回收項目)→ 設計替代方案(單一材質/可回收/可重複)→ 公布年度路線圖與績效;必要時可採塑膠額度/憑證機制輔助,但核心仍是實體減量與再利用。:contentReference[oaicite:26]{index=26}
📮 聯繫我們|一起把合規做成新商機
🚀 綠色轉型,找對夥伴最重要!方德背客不只幫企業節流,更幫助開源,打造綠色新產品的市場定位與價值。
🌱 我們正在啟動 Angel Syndicate,讓人人都能成為天使投資人,參與全球綠色創新的成長! 想加入?快來聯絡我們!
📩 Arthur Chiang | Email: arthur@foundersbacker.com | Mobile: +886 932 915 239
Line: chikangchiang2.0(點擊上方「複製 LINE ID」即可貼上加好友)
Linkedin 電子報:Foundersbacker Newsletter | 官網:www.foundersbacker.com
留言
張貼留言